據說CVT最早的構想,是達芬奇畫出來的。這個我們就不去考究了。但CVT這種傳動方式,的確很早很早就有,但由于自身傳動效率低,一直沒有被廣泛使用?,F在大家不都說CVT效率高嗎?怎么就說它低呢?
其實所謂的CVT效率高,是值這種變速器能讓發動機處于最佳運作狀態,使整個動力總成效率高。作為單個傳動部件而言,CVT是比不上齒輪傳動的。特別是在早期,CVT變速器的內部打滑,并且問題嚴重,但這一情況現在已經基本消除。
目前的CVT依靠鋼帶(鋼鏈)的摩擦力進行傳動,將其壓緊的錐形盤需要施加極大的壓緊力。若壓緊力不夠,則容易導致打滑而燒毀變速器。在這種情況下,能夠讓駕駛者感受得到的打滑肯定不是來源于鋼帶和壓緊輪本身的。換一句話說,如果駕駛者能感覺得到變速器在打滑的話,這個CVT早就燒了。為了以防萬一,傳動帶和壓盤之間的相對滑動(這個滑動相當地?。┻_到足以損壞變速器的時候,電子系統就會讓發動機罷工,停止或者減少動力輸入,保護變速器。
那又是什么導致我們會有CVT打滑的感覺呢?而這種感覺為什么在奧迪身上就不明顯呢?其實就是前面提到的液力變矩器會產生“轉速差”的問題。
我們可以做個實驗來認識一下這個“轉速差”,又成為失速實驗。原地踩死剎車,掛D檔,轟油門。正常的話,我們會發現轉速表會拉升到一個數值就穩定下來,這個數字不同車有點不一樣,但大概就是2500轉左右。如果轉速超過參考轉速的話,證明你的自動變速器內部有打滑了。(注意:老式變速器可以用這種方法,但新款的車型被限制了。這是一種判斷變速器故障的方法,并且會使變速器油溫急劇上升,操作時間越短越好)
這其中還有一個原因。目前的CVT為了節能,會根據發動機的輸出扭矩對帶輪的壓盡力進行調節。當急加速時,電子系統需要時間加大壓緊力,這也是導致加速延遲的原因。而并非打滑所致。由于奧迪采用的技術是多片離合器,因此傳遞動力更接近于傳統離合器的感覺,運動感會更好。
總的來說,CVT是很高效并且成本低廉的解決方案。當然,這里并不是說這種技術目前已經達到完全的成熟,不然也不會出現日產的“逍客門”事件。但我們不能對CVT工藝和技術的進步視而不見,而運用越來越廣泛的CVT,是否會超越普通多擋變速器?
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